小说书网>历史军事>明末皇叔:杀出来的太平盛世>第137章 以身许国
  朱涛在宁远城的天福号,存放如此多的金、银币。

  并不是为了在孙承宗面前炫耀他的财力。

  而是票通天下的实际需要。

  镇远堡的位置毕竟是属于敌后了。

  去镇远堡的贸易的明人商队,如果没有采买到足够多的货物。

  就只能带着铸成没奈何的银冬瓜。

  走蒙古草原,或者是经由广宁走宁远,从海路回关内。

  相比之下,还是从宁远走回路入关更安全。

  现在的广宁一线,虽然只有女真人的打粮队偶尔出没。

  可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如果说镇远堡现在没有女真人的密探。

  连朱涛都不会相信的。

  因为只要有大量的银车上路,就必然会遭到女真人的洗劫。

  他这次亲自带队,就是为了验证真伪。

  也是为了挖出女真人的密谍。

  因为在他出城的时候,就安排好了。

  在镇远堡的四周的高地上。

  安排了足够多的家丁,带着望远镜在监视镇远堡。

  飞鸽传书在朱涛眼里就是个笑话。

  朱涛本主就是密谍出身,他能允许有人在镇远堡养鸽子?

  如果密谍想要把往来商队的消息,及时传递给广宁的女真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骑快马去报信。

  所以在朱涛等人出城以后。

  所有离开镇远堡南下的人都会被监视。

  一旦发现嫌疑人就地拿下,并且拷问幕后主使之人。

  说远了,还是说银票的问题。

  如果这些商队走宁远,携带的只是银票而不是没奈何。

  女真人就是抢了也没用。

  因为天福票号,都是在明军的控制区内才有。

  女真人拿着银票也取不出钱来。

  让汉奸代为兑换都不行,因为银票上都有密押。

  密押上写明了,这张银票开出的具体日期。

  是开给什么人的,经手人是谁。

  而这些信息,女真人是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的。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实名银票是可以挂失的。

  只要在遇见女真人的时候,把银票毁了。

  然后在脱离险境以后,再去派人挂失。

  虽然手续繁琐,但绝对能把银票补回来。

  这样的记名银票的费用,高达银票面值的一成五。

  比普通见票既付的银票费用,高出了百分之五。

  可还是有太多的商人,选择了这样的兑换方式。

  甚至有些商人,压根就不拿银票。

  他们打的主意,就是入关以后直接挂失。

  然后在明军控制区的天福票号提钱。

  一成五的费用简直太划算了,就不考虑风险因素。

  他们带着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

  在路上的开销、损耗都不止是这个数。

  在宁远储备大量的金银币,就是为了这些人在宁远提款的。

  其实朱涛在宁远储备的金银币,远不止只是孙承宗看见的这些。

  在这个地库的隔壁,还有同样这么多的钱财。

  因为宁远城的票号,未来会是支出大户。

  也就是说它收的钱少,支付的多。

  毕竟朱涛是要把军饷转运的渠道给拿下来。

  所以他在宁远城,得储备关宁军一年的饷银。

  朱涛的想法很简单,他已经跟孙承宗商量好了。

  让孙承宗跟他的幕僚们算一笔账。

  一百万两银子,从京城运到宁远城的开销是多大。

  这个开销包括运力,护军、民夫,牲口的折损。

  也就是这一路上,所有的人吃马嚼。

  而孙承宗等人给出的答案是。直接消耗是一成半。

  隐性的,比如说大量牲口的折损。

  几千士卒的因为体力消耗,而减少的战斗力。

  而朱涛直接给了孙承宗一个大优惠,他只要一成的费用。

  而且还可以在朝堂上的军饷没及时下拨的时候。

  可以由天福号先行垫付一部分。

  这个提议可把孙承宗乐坏了。

  辽东的饷银基本是足额的,没人敢在他眼前做手脚。

  包括魏忠贤现在也不敢了,可是延期总是难免的。

  毕竟朝廷的税银由各地递解进京,然后要在户部汇总以后才会下拨。

  这个时间可短可长。

  魏忠贤不敢克扣辽东军饷,可缓发军饷,却是谁也无法指责他的。

  孙承宗立刻决定。

  派人在京城成立专门的粮饷机构,跟朱涛的天福号对接。

  辽东的军饷不通过兵部,户部,由他的人直接在京城交接。

  按照实际支出费用加一成做运费,转给天福票号。

  这样一来不但朝廷省钱了,也免得扰民了。尒説书网

  毕竟押运一次军饷。

  要不少的民夫承担徭役,出白工不说,还得自备干粮。

  对民生的损害很大。

  然后朱涛又跟孙承宗谈起。

  要在宁远招收辽民,就在宁远开矿山、设作坊的事情。

  这个孙承宗自然也一口就答应了。

  给流浪的辽民找条活路,是他这个督师的份内之事。

  最后朱涛要求孙承宗在明年开春以后。

  给镇远堡提供足够多的农民,粮种。尤其是稻种。

  因为天启五年,是辽东大旱大灾之年。

  可镇远堡却不在受灾的行列里。

  因为镇远堡周边本来就水系发达。

  辽河,老哈河,西木伦河,都在镇远堡的周边。

  加上朱涛正在改造的辽泽。

  改造以后的辽泽,就是后世的辽河河套平原。

  这里几乎有上百万亩的优质水田。

  而且他正在修建的水库,也可以在旱灾的时候起到大用。

  让朱涛感觉为难的是。

  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孙承宗解释他的先知先觉。

  他只好借口说,蒙古草原上有经验的老牧民告诉他。

  明年辽东的气候会反常。

  不但春夏大旱,而且还会是个异常寒冷的严冬,会出现大白灾。

  所以朱涛特别严肃的告诉孙承宗。

  到时候一定要留意,觉华岛附近的海面。

  一但发现海水有结冰的现象。

  觉华岛就不能再作为,粮食物资的转运基地了。

  因为到时候很可能会资敌。

  历史上就是因为天气寒冷,觉华岛周边的海面结冰。

  这才让努尔哈赤在受伤以后,抓住了唯一的机会。

  拼死拿下了觉华岛,并获得了岛上储备的海量物资。

  他才有了足够的物资储备做支撑。

  开始了对内喀尔喀蒙古的征伐。

  如果没有了觉华岛上缴获的那些物资粮秣。

  历史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起码他没有余力,快速的征服内喀尔喀蒙古。

  这也是历史上。

  对袁崇焕取得的所谓宁远大捷,诟病最多的地方。

  因为他守住了宁远城,却坐视了觉华岛的陷落。

  而觉华岛在当时的作用,绝对要大于宁远城。

  他是干了一件,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

  所以后世一致认为,袁崇焕志大才疏,不足取。

  以他当时的实力。不指望他能救援觉华岛。

  可他下令焚烧掉所有物资,总是可以做到的。

  那样女真人的历史的走向和结果,都会完全不同。

  孙承宗被朱涛严肃的神情镇住了,也没反驳朱涛。

  反正多注意、多观察也没坏处,海水不结冰更好。

  但万一海水真结冰了,就是宁远城的大灾难。

  现在的宁远稳如泰山的主要原因。

  宁远城除了城高、城墙形状诡异适合防守。

  外加上物资充足、炮火猛烈,人心安定之外,

  就是因为有觉华岛,作为粮食、物资转运基地。

  有了觉华岛上的物资、粮秣支援。

  女真人就没办法,用长期围城的方式攻克宁远。

  所以觉华岛上的物资基地,就是女真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女真人是没有水军的,所以他们才会对觉华岛望洋兴叹。

  现在的朱涛在孙承宗的眼里,已经不是一个只有勇武的武夫了。

  而是一个可以跟他平等坐而论道的智谋之士。

  而且朱涛的很多理论,都是跟他不谋而合的。

  他当时给袁可立策划的,堵死女真人的发展之路。

  已经被证明了是正确的。

  就是大明的财政,无法支持这样长时间的消耗。

  所以他明知道。

  他在辽西走廊利用关锦防线,堵死了女真人的南下之路。

  而袁可立在辽南,步步蚕食、袭扰的策略并不完善。

  这个计划是有瑕疵的,可他却无法谋划的更完善了。

  因为那是他们甚至是大明朝,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那就是女真人一定会想想办法,打通西进之路,通过蒙古寇边。

  他们最难受的,就是明明可以预见到这一幕,却无力阻止。

  大明的朝廷上太混乱了。

  女真人祸乱辽东。竟成了他们彼此攻讦的借口。

  根本就没想过,女真人收服蒙古诸部以后的严重后果。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的时候。

  朱涛横空出世了。

  他的每一步所作所为,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女真人的发展。

  现在他居然另辟新径。

  找到了一个曲线收服镇远堡的办法。

  镇远堡现在名义上,是内喀尔喀蒙古巴林部的领地。

  实际上却是由朱涛这个,封地的管理者实际控制的。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收复国土。

  而且他还利用巴林部向宁远城,登莱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军马。

  这在以往根本就不可想象的事情。

  现在朱涛又跟孙承宗提出了,他即将要做的事情。

  并且让孙承宗也可以如法炮制。

  朱涛在出来以前。

  就已经让家丁们带队,每队由一百个火铳手组成。

  每天出去四五个百人队,利用火铳、地雷封锁广宁城周边。

  不让广宁城驻守的女真人,得到足够的补给。

  然后开展偷袭、暗杀的战术,每天干掉几个女真人,

  积少成多,及小胜为大胜。

  最后造成一个结果就是。

  让女真人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最后只能放弃广宁。

  出现一种广宁城就在那里。

  但却没人可以实际管理那片区域的现象。

  不管是女真人还是明人。

  明军是没有在锦州站稳脚根的时候,没能力进驻广宁。

  而女真人只要不撤,就会面临每天不断失血的局面。

  只要这个局面出现了,他就可以让乌苏出面。

  就跟占领镇远堡一样,实际上控制广宁城。

  他告诉孙承宗,他派出的人马,

  都是以宁远关宁军的名义出战的,即便他们受伤被俘也不会改口。

  他劝孙承宗,这样的小规模作战。

  对锻炼明军士卒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只训练是训练不出强兵的。

  不要怕伤亡,派出去一百个战士,只要能大量杀伤女真人。

  那怕最后全军覆没,都是巨大的胜利。

  因为明军换得起,而女真人换不起。

  他们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他们的致命伤。

  就跟后世的抗倭战争一样。

  用大量农民组成的游击队,换掉倭寇抗战前期的那些精锐士兵。

  最后导致倭寇的兵员衰竭,换上了战斗力很一般的新兵。

  这仗就自然打赢了。

  后世的苏德战争就是如此,战争前期德军士兵的素质更好。

  武器装备也更先进,所以几乎战无不胜。

  可经过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两次战役,让德军损失的士兵太多。

  很多补充的新兵是直接上前线的,连新兵营都没待过。

  所以战斗力明显下滑。

  而苏军的将士。

  则都是在多少次战斗中。

  经过严酷的优胜略,汰活下来的战场老兵。

  所以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对于朱涛给孙承宗描绘的前景,孙承宗非常动心。

  那怕让广宁城成为空城,对他的关宁防线都是很大的利好。

  因为这样一来。

  宁远通过广宁进入蒙古草原,就将成为坦途。

  宁远的粮秣,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镇远堡的需要。

  镇远堡就可以利用这些粮秣,拉拢更多的蒙古人。

  组成一个暗地里,受明军控制的反女真联盟。

  按照朱涛的话说,这就是一个代理人战争。

  因为交战的双方,绝大部分都是蒙古人。

  而获得利益的,却是他们背后的女真人跟明朝。

  所以在朱涛看来,这是个可以占尽便宜的大好事。

  因为战死的是蒙古人,消耗的却是女真人的战争潜力。

  而明朝只需要付出一些粮秣,就能完成战略上的布局。

  跟女真人拼物资消耗,就能获取战略上的优势。

  这是孙承宗求之不得的好事。

  在这个问题上,孙承宗很快的就跟朱涛达成了共识。

  所以当朱涛离开宁远城,回到镇远堡的时候。

  他就已经跟孙承宗,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利益。

  那就是不管是孙承宗,还是想当明朝皇帝的朱涛。

  他们内心里都是期盼大明好的人。

  而真正的战友之间的感情,都是很纯粹的。

  他们是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帮对方挡枪口的人,

  反正在那一刻,孙承宗就是这样想的。

  他终于觉得,大明朝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如果朱涛真的有生死危机,他愿意替朱涛去死。

  因为朱涛还年轻,比他对大明朝更有用。

  他不至于死不瞑目了。

  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明朝。

  此生早已许国,这就是孙承宗的真实写照。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小蛇也是龙的明末皇叔:杀出来的太平盛世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