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还划分为世族高门和寒门庶族,等级区分极为周密,毫不含混。
编户齐民多为一般户籍百姓、因乱流离各地的浮浪人或杂营户,在朝廷安抚下从事农、工、商等业,是朝廷赋税力役的主要负担者。
依附人包括有部曲、衣食客、个客、荫户、门生故旧、僮仆等,投靠豪门後可免附政府力役,使朝廷与豪族间形成“户口”争夺的冲突,而朝廷也有因故依附的兵户、营户、工匠、吏员等,经放免可上升为自由编户。
奴婢则是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和自由的隶徒,包括生口、长徒、隶户等名目,待遇十分悲惨。
士大夫阶层享有政治上绝对优越的地位,社会上拥有崇高的声望,经济上握有雄厚难匹的力量,又是文化传递的代表。这一阶层主要有三类:开国功勋集团和累朝姻戚;凭藉雄厚赀财崛起的豪门;“经学传业”和“礼法传家”的累世公卿。
两汉崇尚儒术,经学昌盛,加上朝廷取士,多以徵辟和郡国推举为主,莫不以经学瞻富者为上选,习经乃成为干禄捷径。有独特见解往往成为名师巨儒,对授经限制甚严,又有将独门之秘传子之习,因而累世相传,历数十百年而不坠,造成有累世公卿情况,如孔氏自孔霸起,七世中任卿相牧守者五十三人,列侯七人;余如桓荣三代为五帝师,弘农杨震四世为太尉,汝南袁安四世五人为三公。
这类势力积久形成“门第”,除累世家学及致仕,又授徒讲学,广收宾客,注藉弟子往往以千百计,形成门生故吏遍天下的现象。国家又在其把持下造出两种制度,作为保障其特权的工具:一为“任子制度”,使子弟能凭父祖余荫而致仕;一为教育制度,使子弟优先入学受业,方便取得参政的机会。
世族大姓和闾里豪强,又多喜聚族而居,形成土地和财富集中,连带周围有越多依附人。经济和政治力量互为犄角相辅,加速这一阶层垄断政治和雄踞地方的实力。汉末大乱,战乱频仍,这些世族豪强聚族自保,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崛起的各诸侯,除了本身具有一定实力,往往也要拉拢这些地方豪强,如曹操拉拢许褚、李典和河北诸名士,孙策笼络吴中四姓,刘备得糜竺和荆、蜀士族的支持,才能形成现在三足鼎立的的局面。
施政以人为本,举才为政治巩固的根本。东汉的选举制度既以“经明行修”为主,这种标准又非临时考核能得,因此乡党评议成为重要依循,後来逐渐发展由少数号称专家的“名士”以臧否人物为务,进而变成“权威”,往往左右政府取士,称为“品题”。如郑泰评议,出口定论;许劭及管辂更为有名。但是一般主持乡闾评议的名士,常是出身豪门大族,变成政治垄断,结成朋党,不仅有碍政治集权,更对社会、民生造成反向的畸形发展。
这也是群雄并起,逐鹿天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没有世族豪强支持,难成气候;太依赖了又会缚手缚脚,不利发展胜出。吕布初兴,曹操连败;後来发生饥荒,吕布强劫世族之家,终导致离心结果,曹操苦撑待变,最後在世族支持下胜出,此不言而喻。
但是鼎足之局形成,要在各方面取得优势,就得在各方面作改革,首要的就是政治方面。蜀汉的成功,在於有“转世麒麟”的规划,能成功的运用其“前世”经验,找出合理而适切的取代方案,不仅拔擢人才,并且在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作出广泛而中肯的革新措施;而其一切的规划,脱不开以“法治”为本,以民为主的思想。反观曹操和江东的改革,“人治”的倾向很重,又汲汲於权力的掌握和集中。在曹魏,往往系於曹操一人的喜怒之间;在江东,却受到世家大姓的掣肘,亟思整顿不果。结果,和蜀汉改革的结果也相异,都不约而同的朝反方向偏离而去,最後或者动摇了统治基础,或是削弱了统治力,终於在战场之外的竞争中,落居了下风,注定成为输家。
曹操父亲是宦官养子,自然为世家高门所轻,曹操对他们无形中也相当仇视;加上个人野心,在得势之後,更想集大权於自身,对朋党清议自然极为忌刻。建安十年,他首次发布破除朋党的诏令,使杨、袁诸氏都遭摧残诛除,孔氏子孙孔融也因名重当世、宾客盈门而被藉故杀害。这次是第二次,使许多世族人士遭到罢黜。但由於世族的根基深厚,在社会上具有广大的潜势力,迫使曹操不能不加以重视,仍在形式上保留乡闾评议的旧传统,藉以怀柔世族,好转化其敌对立场。
孙策立足江东,於征讨平定诸郡後,便积极罗致人才,安定政局。由於五大家拥有极多的部曲徒附,实力雄厚,孙策积极笼络,把叔父孙静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顾邵和全斌,又亲拜顾雍母於庭前,此举博得各世族的真诚拥护,南渡诸贤也受征招出仕。於是结合南北建立一个内部团结而贤才输诚的稳固政权,如张昭、鲁肃、诸葛谨、步隲、张紘、滕胤、刘惇、赵达等皆为一时俊彦。
但是笼络世族付出的代价,长远来计却弊大於利。一则世族最注意的,是自身荣华、地位的维持和延续,其次才是对主君的效忠,甚至以把持政、军的方式,对主君造成胁迫和忌惮;二则暗地里北方大姓和南方士族仍不时有竞争,在孙权接位後更转而半公开,政、军权力由两大集团轮流掌握,孙权不思反制,积极培养人才,却以权谋方式挟其两端,取得均衡。如此造成政、军权力的垄断和风气的保守,与整个现实环境更为脱节。
较之下,陆羽改革的成功,在於创立出客观的考试方法和教育制度,来代替评价人物的选举制度,打破世族垄断。同时为免人才埋没,陆羽规划的教育制度中,在财政上挹注相当的本钱;固然在初期限制了其发展和进步,但是以长远的成效来看,其卓著则无庸置疑。就连一般百姓受过基本教育後,无论是工业技术、商业技巧、农业改良、军事训练,都拥有较优越的素质和水准,从而带动了整体的进步和繁荣。
在社会上,曹操和孙策仍没有意识到“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对平民所产生的影响与刺激,所以在其统治下,仍任由世族豪门割据地方和垄断地位,享有免除徭役和轻薄赋税的特权,以致豪门连栋以百计,膏腴满野,贫无立锥之民所在多有,使一般百姓只求温饱而已,相当缺乏进取的志气,社会因此弥漫苟安气氛,所谓的改革变成徒具形式。
此时大历史的走向,仍在某种程度上照常出现。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大战结束後不久,曹操在毛玠的建议下,采用变通诸端的“九品中正制度”,由中央任命评议的中正,负责品第人才优劣,以有效控制乡里清议。但是这种作法依旧“人治”的气氛浓厚,同时品第的方式包括了被评人的家世和才能道德,忽略了被任命的中正其实有不少仍是出身大姓世族,以致後来逐渐形成党同伐异,擅以喜怒升降的情形出现,并且朝向专重家世、不重贤才的情况,对於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江东方面,初时孙策采用张昭的建议,实施检括和土断之法,让渡江避乱而来的流民得到户籍,成为政府编户;但是由於政权普遍操在世族之手,得以上下其手,将壮者纷纷隐匿为自家的依附甚至徒隶,弱者方释为编户。此举招致流亡者益多,甚至逃入山中托依山越。之後孙策致力弭平山越,降民部分收编入伍,部分发为屯田,但更多为豪族掠为部曲和佃客;占有的土地也多半落入世家之手,招致中下阶层的普遍不满。另一面,虽然江南富饶,政府赋役却越趋烦苛,致使一些较穷困的地方,百姓宁可荫附豪门为佃客,不愿为朝廷编户。待孙权接位,又纵容部将杀害有钱官兵,掠夺赀财为用,使一般民众深感不公平的压迫之苛,不免思及反抗,使社会处於不甚稳定状态,在孙氏统治後期连续爆发数起民乱,最後都被残酷镇压,流离死亡者固多,间接遭难者更以倍计,以致鱼米之乡“千里无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在朝者好大喜功又不愿费心养士取才,更让社会凄惨的情形愈为恶化。
在经济上,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曹操颁布以实物纳租税的法令。但随著军费支出的浩大,杂税项目越趋繁苛而徭役更加烦重,使一般编户渐感不堪,每每导致贫者卖妻儿或自缢,如遇水旱兵灾,流亡他地致困顿死亡蔽野,或遁入山谷采草叶为食者不乏其众;相较於世族豪贵的奢侈放纵,免役安逸,形成强烈对比。结果造成百姓或惧为朝廷编户,宁肯流亡;或荫附豪族为生,却遭剥削而依旧勉强维生。说起来很悲哀,在曹魏统治下,所以能让大部份百姓维持最低生活,不致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的原因,在於战乱频仍减轻了人口压力,变相的使粮食能在一定程度上勉强供应无缺。但是人口大量减少,并没有让活著的人得到更多土地,因为大量的弃田与荒地都被朝廷与豪族取得占有,或分配给流民承租耕作,或派荫附之户负责。同时一般人民日常饮食的粗劣不堪,与豪门大姓的丰腴精致,同样有强烈的对比。
孙策立足江东,此地自汉渐次开拓,加上天下荒乱,北方人民避难渡江者波连不断。在第一次大会战後,刘、孙议和,原来盘据广达九郡的山越族南迁,於是北抵长江、南达闽江、东至大海,西到赣江的山区险阻之地,凡有山河森林之饶,几乎都被各大世家豪族公然兼并。为免战败引发动乱,孙策只能选择先视而不见,想待稳定再行改革。目前只能在安定中求发展,冀望先以经济的提升,弭补政、军方面的缺憾。
在孙策的锐意经营下,设署典校尉及都尉,鼓励垦殖荒地,普遍推行屯田,仅会稽傍海带湖的良田便达数十万顷。商业随之而兴,在建业设有两个大市,商贾云集,贸易船队和往来东南及东北海域,及於出云(朝鲜)、倭国(日本九州)、吕宋、爪哇、甚至澳洲,大都结合强大水军巨舰,乘机征讨占领。至於西南方的丝路,在与刘备军取得协议後,划分合理的海上势力范围,只要在刘备军占领的日南、麻六甲(新加坡岛)等地,缴交一定关税後,便可往来贸易;同样的,刘备军若要向东南、东北贸易,也得向孙吴缴纳关税。
只是江东的富裕繁荣,却是建筑在贫富悬殊情况的假象上。由於阶级不平等,南北世族在此恣意拓展私产,竞夺公田,侵占或强行吞并农民耕地,又封山圈泽的设置田园,装饰假山陂湖胜景,供私人享乐。恃於财富权势,各大世家又垄断商业富利,连地方官吏也兼营商业,甚至官职也成了商品,民间小商只能赚取微利,却聊胜於务农;只是商税十分烦苛,世家不但可免关市之税,又以高利、币制之端多方盘剥,以致商业鼎盛的情形呈现崎形发展,小民未富而穷者愈贫。
相较於陆羽主导下的经济改革,刘备军辖下的一般百姓,生活却越来越好,从而吸引了不少百姓从曹魏领地和江东冒险越界而来。固然因此遭处死或流放者不少,却有更多的人成功,获得生活待遇的改善。从建安十三年至十八年,短短六年间,便有超过二百万的人口,从冀州、并州、司州、甚至远从徐州,透过各种方式,大部分流向了雍州和汉中,少部分远至凉州和益州,还有人冒险从水路辗转一路到交州的。
在道德层次上,由於历史经验的不足,曹魏和东吴的改革,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影响,结果上行下效,无形中使政治和社会的风气,愈趋於短视近利而重视现实,缺乏理想和操守,动摇了统治根基。由於士族主要是经学传家,重视节行,蔚为门风家法;固然有道德不一定具有政治才能和治国谋略,多少却对社会风气有所俾益;所以士族的败落,自然使社会失去道德瞻依。
曹操崛起之初,打著维持汉室江山的旗帜,积极笼络中原的世族豪强,才会获得支持;等到权力稳固後,却采取“循名责实”的法家精神,公开声明唯才是举,不重名节,全力摧残士族、打击豪门。虽然因此提拔了不少才士,却与传统礼法传家的士族有所扞格,因而形成政治上的对立。如第一次三家大会战,曹军的关中主力军失利,河北士族与庶门才人暗中争斗也是原因之一。尒説书网
世族本来就是家族至上,然後是名义上的主君,再次是中央政府。曹操却以“权术”自喜,无兼人之量,深恶名节之士,更促使有权力欲的士人失去节操,有识之士却灰心失望而不求闻达,导致日後政权递嬗,政风败坏,篡夺杀戮之事一再发生。
东吴的孙氏政权也差不多,同样政风日渐败坏。初时为巩固统治,孙策采取高压与怀柔兼用,颇能维持稳定。但是一再受挫於刘备军,多少招致出力颇深的世家豪族不满,此时孙策又以强固中央、抑制割据势力为务,积极支持北地贤才,江东大姓屈抑怨愤之下,掀起数次政争或乱事,失势後仍维持一定权利财富,转而沉湎於荣贵逸乐,不再对政治怀抱理想热情,间接导致政治教化的失序。
虽然北方有郭嘉、南方有鲁肃等,都建议曹操、孙策,仿效陆羽的作法建立书院和武院,以培养人材;但是所谓“画皮画骨”,虽然从外表看可以很像,但内在的精神却差得多。在北方,曹操认为领地人口众多,寻找人材并不难,又在主观上认定,传统儒生的道德和才能和社会严重脱节,反而缺乏治国能力,不如直接取才较方便。曹操本人又多疑善妒,刻薄寡恩,总以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反使有志者宁可设法投奔敌营。孙策虽有度量,但世家豪门恐政权为寒门取代,也多方藉口阻挠。
再者,要成立书院,并非理想中的容易,凡是教材、师资、重点、目标等,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需要互为配合;否则东汉以降,无论公立或私立书院,不在少数,再行成立似为多此一举。比较起来,这也是陆羽成功的原因。
为了打破世族垄断政治等权力的局面,陆羽针对时弊,著墨於书院的在於“逻辑”和“道德”。“逻辑”激发个人思想潜能,鼓励在其擅长才能上发挥,无论政、农、工、商等,皆能提出针砭或创出新意。“道德”则是对学子施以类似“洗脑”的节义观念,鼓励其操守和理想,进取益民而不慕荣利,好使得政治、社会的风气为之焕然一新,朝气蓬勃。
要达到这两个目标,所需要的教材绝非当时的经学所能提供,何况许多经学属於独门秘授。只有具备“前世”记忆的陆羽,根据当时的水平,编出的“陆氏十策”,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有助於逻辑思考的训练,又有经学、史地、甚至触及组织管理、医药等,能达致此一目的。至於师资,由於汉末大乱,许多逸士贤达避难荆、益,受“陆氏十策”的吸引,感於陆羽的诚意,加上本身原来就对政治抱有一定理想,所以大都一拍即合,愿意从陆羽学习,然後为书院教授或武院教习。後来陆羽甚至不拘一格的成立女子书院,起用包括自己爱妻在内的才女为讲师,以致日後在各行业或专门技术上,陆续出现成就非凡的女子。
第一次三家大会战後,三方皆亟思改革,但最後的成败和成果,也决定了最後到底由谁胜出,主宰江山。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叶恋的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