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网>历史军事>日月永在>第二百九十六章:为大明富强而读书

第二百九十六章:为大明富强而读书

  接到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命令后,玄武湖畔的学堂开始加班加点的建立起来。

  倚着风景秀美的湖畔,不远处就是朱允炆这个皇帝的避暑行宫,这少年团在环境的硬性标准上可算是超规格了。

  而在湖畔学堂建造的这段日子里,朱允炆也是没少往这里跑,一边避暑,一边现场监工。

  朝里的事情没有太多要紧的,实在让他提不起兴趣。

  现在全天下的地方府县,已经开始自觉忙着将五年计划落实到几千年从未碰过的乡村基层,自上而下,谁还有心情搞幺蛾子?

  唯一眼下出现的麻烦,就是地方在推行政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矫枉过正之余的粗暴执政行为。

  这是无可避免的形态,尤其是在十五世纪的大明,连监管都监管不过来,朱允炆也只能干看着。

  只要事闹得不算太大,他这个皇帝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在出面泼冷水,以免出现地方上思想混乱的情况。

  政策的事由内阁来把关,朱允炆干脆全幅身心的暂时放在湖畔学堂上,顺道审一审这次参加入学考核的大名单。

  这几个月全国举荐了很多当地才思敏捷的孩子,其中也有很多长成后赫赫有名的大名臣,可惜朱允炆一个有印象的都没有,这些孩子里面,他也就认识一个于谦,但看到这个名字的第一时间还下意识想到那位蒙古海军司令的女婿。

  随后才回过神想起,于谦、于少保,有明一朝赫赫有名的民族大英雄啊。

  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夺门之变后蒙冤而死,在历史上让人扼腕叹息的程度比起岳武穆更甚。

  宋杀岳飞宋亡国,明害于谦明亡国。

  于谦一死,大明文盛武衰之势便无可阻挡。

  定海平波戚继光,连给张居正写封信,都得谦卑的自称门下走狗,何其让人心塞。

  “于谦是这个年代的?”

  说实话,朱允炆怎么都没想到,现在的于谦都已经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了,他潜意识里,于谦是明中期的人物,他建文朝那是铁瓷的明初期啊。

  难怪有一句话说,洪武三十一年是大明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太祖洪武皇帝驾崩,这一年,另一个拯救大明的孩子在杭州府钱塘县出生。

  这就是错裂开的意识层次时间差。

  不熟读历史,谁会想到乾隆跟华盛顿竟然是同时期存在的东西方领导人。

  “选题考核吧。”

  召集朱棣、杨士奇、徐辉祖三人,朱允炆高居竣工的湖畔学堂明堂之上,摊开一份宣旨,备上笔墨。

  “不用顾忌他们的岁数,题能想多难就出多难。”

  湖畔学堂的宗旨就是只选天才,宁缺毋滥。

  朱允炆打算出的题,可是要比癸未科殿试的策文再难一些才好,不然,他就没必要折腾这一回。

  “按照只重时政,不考理论的原则来想。”

  三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重实践轻理论,一向都是朱允炆的惯性。

  “臣抛转引玉,就先说吧。”

  杨士奇思忖片刻,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以时下来说,先谈谈这眼下的一五计划。”

  虽说一五计划是朱允炆这个皇帝领着内阁一起定下的国策,但并不代表全是正确没有错误,因为计划本质上就是一种强硬的必须成功的行为,不管不顾当下社会的整体情况,一旦实现不了,地方为了充数就可能会虚报。

  虚报田亩数,而实际田亩数却不够的话,地方就要偷偷摸摸加征百姓的税,从税收上伪造田产够数。

  这样就会成为牺牲百姓的生存利益,压榨百姓民力的‘跃进’行为。

  政策有正反两面,结果有利有弊。

  分析朝廷的现有政策优劣,通过这件事来反向思考会对大明各地方府县衙门、百姓造成哪些影响,这种问题,翰林院乌泱泱千把号人,能做出来的都不过一成。

  现在,要让一群平均岁数只有八九岁的儿童来思考。

  “好,这第一问就定下来了。”

  朱允炆又看向朱棣:“四叔想考什么?”

  文策考完,武策也要有。

  重文轻武可不成。

  朱棣想了想,开口道:“不若,考一下当年的金山之战和捕鱼儿海之战?”

  这话说完,朱允炆的脸色便微微一变。

  朱棣口中的这两场战役是大明立国定鼎之战,也是打出国威、国格的重要战役,但这两场战役都有一个不可被忽视,也无法绕开的人物:蓝玉!

  英雄惜英雄,名将重名将。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说,借这题、借着这两场仗顺水推舟的来为蓝玉进行政治平反,毫无疑问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为蓝玉进行平反,本身并不是黑白对错的问题,这件事涉及的影响也绝不是朱棣想的那么简单。

  “考一下当年黔宁王平定云南战役吧。”

  没有同意朱棣的提请,朱允炆把沐英的功绩搬了出来。

  朱棣有心想说什么,但是嘴唇嚅动几下,到底还是没敢开口。

  “魏国公呢?”

  定下了文武两策,朱允炆又看向徐辉祖,后者请罪:“臣愚昧,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策问。”m.XiaoShuo530.Com

  徐辉祖倒是想出题呢,一想到自己这几年不是忙着剿匪就是忙着收过路费,比起杨士奇、朱棣两人那些影响江山社稷的问题来说,委实是拿不出手啊。

  “这两题的难度已经足够大了。”

  杨士奇开口劝道:“仅以时下而言,便是去岁三甲进士,能做出来者也是极少的,拿来考这群孩子,臣一己之见,怕是除了大皇子殿下,无一人可以通过。”

  朱允炆笑了笑:“说不准会有天才呢?”

  他的心中,可是对这于谦抱有很大的期许,希望后者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行了,既然定了下来,那就考这两问吧。”

  朱允炆抬手:“四叔和魏国公去准备吧,三日后开考,士奇留下。”

  朱棣和徐辉祖便起身躬礼告退,留下杨士奇一人跟朱允炆沉默以对。

  “陛下留臣,是为了燕王殿下方才的提请吧。”

  冷场了能有短短几分钟的功夫,杨士奇便当先开口道,他心里大致猜测到了朱允炆的想法。

  朱允炆开口认可道:“卿家聪慧,倒是什么都瞒不过。”

  “蓝玉狂悖无礼、妄自尊大,却是没有资格上策问。”

  杨士奇试探的批评了一句,而后就看到朱允炆摇头。

  “朕留你,非为批评他的错误,蓝玉功勋卓著,为我大明武人之顶勋,立过不世之功。未曾荫封三代不说,其家眷亲族后人却沦落在辽东苦寒之地吃苦受罪,朕这心里也不好受啊。”

  皇帝,这是纠结着要给蓝玉平反吗?

  杨士奇心头微动,随后又觉得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以他对朱允炆的了解,如果皇帝真的打算恢复蓝玉的名声,早几年就可以做了,不会拖到现在,他说这种话,是想要寻求别人的支持和理解。

  “所谓功不抵过,蓝玉纵有大功,也不是其可以无法无天的底气所在。”

  杨士奇表明态度,坚定道:“有功则赏,有过当罚。”

  “淮西勋贵兼并土地,戕害百姓,是该死,左右都是个杀,安个造反谋逆的帽子,对名声总不太好吧。”

  朱允炆又问了一句,等着杨士奇接下来的对答。

  后者对此倒也有话,理直气壮的说道:“不破淮西勋贵,任其贪欲日盛,不日必将引起百姓群起而反,动摇国本。他们这是在挖江山根脚,其罪不比谋逆更甚?”

  见朱允炆不为所动,杨士奇复又言道:“此非臣一己之见,实为天下人共知矣。”

  “阁老且先去忙吧。”

  朱允炆下了逐客令,后者便恭声告退。

  关于是否为蓝玉平反的事,大明的文武两派都有不同的争论,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集团自然是极力主张丁是丁卯是卯,一码归一码。

  而以朱棣为首的武勋集团,那自然从来没有过一天会停下主张的脚步,这是他们的心气。

  蓝玉罪不容赦不假,杀也好剐也罢都行,但你不能让他顶着一个反贼的名声遗臭万年啊。

  人家一辈子都在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不避斧钺、亲冒矢石,到了安享晚年的岁数,怎么可能背叛太祖和这个国家呢。

  图什么啊。

  “今天,四叔在试探朕。”

  朱允炆冲着双喜叹了口气:“改朝换代啦,现在不是爷爷在世的时候,他们也就看到了平反的希望。你说,朕要不要这么做啊?”

  平蓝玉反的好处显而易见,武勋欢天喜地,更是扬眉吐气,对振奋国家的武威是有好处的。

  那坏处呢?

  “平了蓝玉的反,文官集团就会要求朕,平胡惟庸的反。”

  朱允炆摇头苦笑:“胡蓝大狱,文武两方都有冤屈。朕平蓝玉就要平胡惟庸,人家胡惟庸治国之功也是一目了然的。

  平了他俩的反,流放辽东那几万罪臣就要宽赦,朝廷予以补偿,朕的名声那是有了,文武皆颂朕仁义圣明,文臣折心,武将心服。好啊,好啊。”

  双喜便是不解:“既然都是好事,陛下何故悬而不决呢?”

  不就是平反吗,一道圣旨的事罢了,还能折服天下人的人心,全是对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好处,有什么好犹豫的?

  毕竟历朝历代,后继之君为臣子平反的事层出不穷,其好处就在于拉拢人心,巩固统治。

  “朕不会这么做的,永远都不会!留给后人去做吧。”

  朱允炆转过头,湖畔学堂的正堂之上,挂着太祖高皇帝和他朱允炆的画像。

  “给胡蓝平反,就是说爷爷错了。

  将来这一案受到连累的后世儿孙扬眉吐气之后还得了?当他们出仕为官的时候,就会揪着这一点,无限放大爷爷的错误,把爷爷批评的一文不值,以点遮面,以偏概全,颠倒黑白。

  是,朕不否认爷爷有错,任天下谁来看爷爷都有错,哪怕朕也这么觉得,因为朕不在那个时间、那个位子上,无法理解爷爷的做法罢了。

  后人拿着爷爷的残暴来说事,说爷爷滥杀开国功臣、镇国大将,这种猜疑自私的皇帝能是什么好皇帝,能有什么好政策?

  泼脏水、搞批判,全面否定爷爷的所有功绩,这都是不可避免会被衍伸出来的行为,因为他们要洗刷他们祖先的名声,要一出这几十年的委屈,就势必要如此去做。

  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吧!

  胡惟庸、蓝玉算个什么东西,他们的狗屁名声拿什么跟爷爷比。”

  天下,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理性的将对错剥离开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对错,更架不住有那么一大群人不怀好意的带节奏。

  所以做事,只有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

  将来的事朱允炆死后控制不了,后人想要翻案自然可以翻案,但眼下,他是绝对不可能给胡蓝翻案的。

  顺其自然,当全民开智的时候,不用官方出面,百姓自己识字看书,知晓这段历史后,各自心中也会对这件史实进行评断,没有一群叫嚣着带节奏的,他们自己心里会客观分析。

  一旦朱允炆这个二代皇帝现在就平反,那接下来的几十年,大明的舆论导向就会对太祖极其不利。

  你都给人家平反了,还能不允许那些被牵连进这两起案件中的后人参加科举当官吗?

  出自为自己利益考量,朱允炆还得支持他们当官呢。

  为什么,因为是朱允炆这个皇帝恩赦的他们,他们对朱允炆这个皇帝感恩戴德,让他们做官,就可以稳固朱允炆的皇权,稳固他这个建文皇帝的统治。

  这也是平反这种事,几千年以来都被历朝历代后继之君喜欢用的手段之一。

  朱允炆教过朱文奎,等后者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给方孝孺平反。

  “你爹我都死了,名声值不值钱不重要,你给他平个反,可以收文臣之心,稳固你的位子。”

  这话朱允炆能说给朱文奎听,但他却做不出替胡蓝平反的事来,因为他打心眼里敬重朱洪武,哪怕他本身跟朱洪武没有任何的感情可言。

  英雄惜英雄,皇帝惜皇帝。

  在这个位子上,他才知道朱洪武到底有多不容易。

  “不说这些令人心烦的事了。”

  朱允炆摊开一份新的宣纸,提起笔。

  “朕给这湖畔学院提副训词,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时刻警醒。”

  双喜凑过来看,一时都有些痴了。

  “为大明之富强而读书!”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煌煌华夏的日月永在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