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网>剧本其他>兰陵风流>第 212 章 212:两位大人物的会晤

第 212 章 212:两位大人物的会晤

  申正,皇城和大明宫的钟鼓楼同时敲响鼓声,宣告下衙的时刻到了。

  皇城宫城内外各官署的官员和属吏三三两两出了公廨,或骑马骡或坐公共马车各回各家,也有三五同僚约了去酒楼茶肆伎曲做诗赋,也有去剧院听说唱看戏的,或去百戏场看杂耍百戏等,也有去跑马场或马球场、蹴鞠场看赛事的,还有去逛商市或书局的,也有去斗场的,观看斗鸡半蟋蟀虎豹斗等等,还有去武技场或斗擂台,观看公开决斗或较技的……总之,天气虽然炎热,官员们的闲娱也是一样不落。

  魏重润的尚书省官署是在皇城内,与“西内”太极宫仅隔一条横街,但与“东内”大明宫就有比较远的距离了,魏重润一般上午在大明宫中朝的政事堂内,下午则回尚书省处政。这日的堂议是在午膳前结束,魏重润用完宰执堂食后,便出宫回了尚书省——下午宰执各自处政,不会再有堂议;除非重要紧急的政务,今日提案虽然因争议而未决,但显然还不够打破这个规例。申正鼓响后,魏重润也下衙,出皇城后就直接回了务本坊的尚书令官邸。

  但他回府换了身便服,带上两名护卫,就又策马出了府。

  魏重润不是出去游玩娱乐,他平时除了和同僚必要的应酬外,一般多是微服逛市集了解物价民情,或者去计然学会处理学会事务,又或者去公利图书楼阅读书籍,或去书画藏厅观赏名家书画,那里有皇室贡献的真迹,也有大唐历代名家的名作,赠给公利图书楼,供公众观阅;

  魏重润有时也去公利图书楼的辩书楼,那是另外一座楼,建成一间间的独立小厅,用于阅书者交流学问,士农工商均有出入,还有道士僧侣,以及持有居留凭照的外国人,形成了各种交流圈子——魏重润常去这里,因为可以听到不同阶层的声音。

  他这会就是去图书楼的辩书楼。

  他要去的是帝国最大的公利图书楼,也是世宗皇帝下诏敕建的第一座公利图书楼,坐落在西城光德坊,隔着一条大街就是有名的长安西市,每日里有几十万人流来去,和物奢价贵的东市相比,西市更加平民化。而且京兆府,太府寺,太常寺的士籍司和国民籍司,以及交通司、惠民药局总局等十几个官署都在光德坊内,出入办事的官吏士人百姓都很多,也就方便顺路去图书楼看看书或查查资料。——世宗将第一座公利图书楼建在这里是煞费苦心。

  魏重润带着护卫在图书楼的牌楼外落马,一名护卫将马牵去马厩。从门楼进去还有三百六十步,超过一里的距离。这是规矩,进图书楼求取知识要用自己的脚走进去,不能以车马代步。

  魏重润习惯性的仰望,门楼上悬挂着世宗皇帝的御笔题匾:天一公利图书楼。

  “天一”是天一生水,避火,也是天下第一座公利图书楼的意思;后来地方各道陆续建起公利图书楼,这座天一图书楼又有了“天下第一大、藏书第一多”的意思;坐楼中便可知天下、知世界,这也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座图书楼里还有唐语翻译的各国书籍,其内容包罗万象,还有许多名家游记,不仅有大唐天南海北的胜景,也有探险家游历海外的游记,地理、风景、人物、风俗等等皆有,故有言曰:地理厅中待一月,不知天下那也难。

  魏重润年轻时也喜欢去地理厅,除了那些书籍外,最吸引他目光的就是从空中悬下来的地球仪,机关的操控,缓慢而不停止的由西向东自转着。人们站在一个地方,就能看清整个世界,让人心中澎湃。站在巨大的星球下面仰望世界,顿生渺小之感,但对他们这些年轻人又激出热血澎湃的奋发——天地如此之广,世界如此之大,岂可居于井底而观天?岂可拘于斗室而不高飞?

  但当魏重润做了宰相后,再立到这颗巨球下方时,就生出另一种感慨:大唐帝国如此强大,在整个世界中却也只是小小一片。那时他止不住想:年轻学子提起高宗皇帝就称“圣高武”,热血崇拜景仰,大概和这位陛下将大唐的疆土从一匹骏马扩大到一头巨象很有关系……这是很直观的冲击,哪个男儿没有建立功业、驰骋天地的想法?也很能激发君王开疆拓土的野心。从那之后,魏重润就很少去地理厅,相比那位开拓疆土的铁血陛下,他更敬仰开启民智的世宗、改善民生的昭宗。

  所以,当这位宰相接到李毓祯提交的两份提案时,他心中极为高兴,这都是有利于民生啊,尽管知道这位殿下不可能出于“爱民如子”的情怀,但她能有帝王的责任心,关注民生幸福并付诸行动,魏重润就很满意了。

  他目光从牌匾上收回来,抬步进入牌坊,没有立即前行,而是停下整了整衣襟,向着牌楼内的照壁长揖一礼。

  照壁是用光可鉴人的白色云滇石镶成,上面是世宗皇帝亲笔敕文,一年前新髹了金,光采耀目,正楷笔体苍劲又朴实,写的是普通百姓都能懂的大白话:

  “任何人都有权利读书。朕希望:我的每一个子民,都能自由的识字,读书,拥有得到知识的权利。因为知识是全人族最宝贵的财富:它能让我们变得聪明、智慧,脱离无知、愚昧;它能让我们不再贫穷,变得富有;它能让我们脱离疾病,得到健康;它能让我们脱离弱小,变得强大;它能让我们脱离低劣,成为受人尊敬的高尚人。知识就是阳光,不论贵贱、男女、肤色、族别,它都平等的洒在我们身上。在知识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但只有怀着一颗诚敬的心,不怕辛苦,不怕他人的嘲笑,努力向学,谦虚求教的人,才能得到知识的回报。”

  这段敕文镌刻在每一座公利图书楼的照壁上,每一个进入图书楼阅书的人,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段“任何人都有权利读书”的圣言,它像火炬一样,照亮了很多人的心,不仅仅是唐人。

  魏重润已经读过许多遍,但每次站在它前面时,他还是会一字一句的读出来。他永远记得,当年那个衣着寒酸薄底鞋子磨破的少年,靠着双脚走了一百里路,站到州里那座图书楼的照壁下时,是怎样的热泪盈眶!他没有钱,但只要踏进这道门,就有无数的书籍供他阅读汲取,那些宝贵的知识,不需要他掏钱,只需要一颗诚敬、不畏艰苦的心,而这些,恰恰是他不缺乏的。m.XiaoShuo530.Com

  世宗皇帝给他们敞开的,何止是一扇大门,而是一个缀满明珠宝玉的殿堂,是一个世界。

  魏重润每次诵读时都在心里告诫:不要忘了以前,那个贫穷的,只能喝粥勒紧裤带苦读的少年。

  魏重润进了门楼走过百步道没有进入肃穆的图书楼,而是去了旁边的辩书楼,上到二楼一间门楣题着“洞香春”的小厅,门楹上有镀铜长牌铭字:计然学辩室。

  这是专供计然学讨论交流的地方。

  计然学并不是大唐新兴创建的学派,而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专攻货殖之务,上升到国家经济,春秋时陶朱公范蠡、齐相管仲,战国时魏相白圭、秦相蔡泽,都是有名的计然大家。但至西汉时,汉武帝独尊儒术,儒生斥“谈利不义”,计然学陷入低谷。乱世期间曾因恢复经济有冒头,但始终为士族轻鄙,到了大唐有所改善,却也是依托在“范、管、白”的先贤之策下,不敢说自己是计然学派。直到圣高武开创帝国时代,因为频繁的战争需要财政支持,加上高宗皇帝本身重视计然之学,不以言利为鄙,而且以国家之利、民生之利为治国之应有之义,有计然之才的官员们纷纷被发掘重用,计然学派才又独立显于世前。至昭宗皇帝,这位陛下本身就是有名的计然学大家,载入史册的“昭宣变法”就是众多计然学家的心血,有昭宗皇帝的扶持,计然学派在春花秋实后又迎来火热夏季,成为大唐七大显学之一,与易儒道墨兵法六家同列。大唐户部、太府寺、地方转运司、户曹等主要官员,十之七八都是计然科进士或计然学科出身。

  魏重润即长治朝有名的计然学大家,而且身兼帝国计然学会的社长,也是昭宗皇帝创办的《计然学刊》的第七任总编,还身兼国子学太学的《计然学》教授之职,他主讲的计然学大课,每次都是水泄不通,窗户下都站满了人。但遗憾魏相公授课太少的学子们不知道,这位政务繁忙的宰相每月都会抽一个时辰到“洞香春”坐一坐。

  “洞香春”取自计然学鼻祖之一、魏国丞相白圭建立的安邑洞香春,那里曾经一度是战国士人荟萃,辩学论政的中心。然而辩书楼这间洞香春只是计然学新进者交流的地方,“行内人”不来这里,嫌交流的问题太肤浅,多是聚在计然学会或学院里。

  但魏重润喜欢来这里,因为这里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进,这里的年轻人好为人师,即使商人、作坊主拿着借阅的书籍请教,也有年轻士子耐心讲解。是的,这里有襕衫士子,也有穿着丝绸长袍的商人和作坊主,还有穿着短衫的匠户和农户,魏重润就曾经为一位拥有三十亩田地的农户解决过如何分种作物才能获得最大收益的问题……魏重润喜欢的,就是在知识面前没有阶层,人人都可以学,而不是被出身或财富垄断、隔离。

  不过魏重润今天来这里,不是为了提携新进、交流知识,而是为了“偶遇”一个人。

  这个人,没有任何官身,却是一位“大人物”。

  他与魏重润有着相同的癖好,喜欢到这种学问粗浅的辩学室里转一转,而且各个辩学室他都会去转一转,尤其喜欢接触那些一脸忐忑的匠户农户,主动上前为他们解答问题。魏重润在洞香春与他偶遇时,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作称呼,只是沉默的交流,而此后都有了默契,凡是魏重润固定来的这个时辰,那个人都会来到这里,两个人在纸上讨论学问,交流看法。

  今日魏重润照例是穿了件普通的丝绸襕衫,戴着垂脚幞头,右肩上挎着普通的青布书囊,内装纸笔,看起来就是进入图书楼读书的普通文士打扮,除了气度不类普通人——但进入图书楼的阅读者中,不乏达官贵人、学问大家和风流才子,个个都有通身气度,魏重润在其中并不突兀。再者来这里的人是为了读书求知识,要么就是嗜好观赏名家书画,没有谁有心去关注别人。即使有认识魏重润的,也知道这位宰相来这里是读书的,不会不识相的趋上前去行礼。

  他进入辩学室的时候,那位已经到了。

  辩学室的陈设都是一样的,最前面是一张讲台,下面是弧形排列的杉木桌和四足方凳,既有可以容十人围坐讨论的椭圆长桌,也有供四人交流的方桌和两人交流的小桌——那人就坐在靠东墙的一张小桌旁。

  一眼注目的就是他的头发:剃得很短,是上流人蔑称的“平头”,不能束髻,当然更不能戴士人象征的冠。他上身依旧是对襟布扣的粗布短衫,腰扎布带,下身是灯笼裹腿裤,似乎要走长路的样子,脚上是一双千层底圆口黑面布鞋,走路轻便,耐磨。看起来就是关陇一带出来的农户:因为缺水,男人剃平头的很多,省得洗头费水,但不洗就要长虱子,痒得难耐,干农活都要受影响。

  ——但农户没有他的从容,坐在这种书香浸染的地方,就像在自家院里一样。

  他粗眉长方脸,容貌有些普通,面色黧黑,搁在桌上的手也很粗糙,仿佛经常干粗活的样子,但给人很有力量的感觉。身材不是很高,也不魁梧,但坐在那给人一种沉默的山岳的感觉。

  这就是墨平,墨家兼爱社的社长,一位沉默又坚定的墨者。

  墨平并不姓墨,他原姓程,他的儿女也姓程,但每一任兼爱社的社长无论原来姓什么,担任社长后都会改姓墨,以示继承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宗旨,不忘墨者之志。从兼爱社立社迄今八百年,每任社长都有特色,但“朴实,沉厚”似乎是他们共同的特质。而这一任的社长还多了个显著的特点——寡言,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待上位者的时候。

  他看见魏重润过来只是点了点头,粗糙的大手就将一张写满计然学问题的土纸推过去。

  这是最便宜的纸,一文钱一刀,物价上涨也没影响它,几十年不变,魏重润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纸,做了宰相也没嫌弃,他书囊中装的就是土纸,伸手取出一叠裁好的方笺,自笔盒拿出削尖的石墨芯硬笔,在一张空白纸上解答起来。

  片刻,将纸推过去。

  墨平看了一会,提起墨芯硬笔在空白纸上写了几句,又推过去。

  ……

  两人这般沉默往来。

  辩学室里虽然在交流,但声音都不大,如果不是全室讨论同一个话题,各张桌子讨论的声音都会有意的压低,而更多的是通过纸上笔墨的往来——计然学最让初学者头疼的,是那些各种计算投入产出的函数公式。入门书籍会将计然学的道理讲得很浅显,还有实例讲解,但函数公式即使有推导过程,没有扎实算学基础的人也是两眼抓瞎。

  这两位没有讨论计然学函数,如果有人看见他们纸上交流的问题,即使是计然学会的资深会员都要瞠目,那是计然学书籍中没有的观点,还有启人深思的、让人一震的论点,而他们笔尖下的犀利辩驳更加精彩……其中一只墨芯硬笔昨晚也被主人使用过,忠实又沉默的笔尖知道,土纸上的一些文字就是主人书稿中的内容。

  两人笔尖沉默的往来,一个时辰就过去了。魏重润收拾纸笔,当先起身,拱手离去。墨平继续坐了一阵,将那些对答纸又一一看过,叠好收起来,放入书囊中,也起身离去。

  两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个字。

  但该说的,想说的,都已经说了。

  ……

  帝国宰相和墨家兼爱社的社长在辩学室定期相会的事,对于有消息网的人来说不是秘密。

  但这不能成为魏重润的政敌攻击他的话柄,御史也不会上弹章参他结党。大唐律法中有“结党营私”罪,但重点是“营私”,不是“结党”。太宗皇帝说有利益就有朋党,皇帝能消除利益么?不能,那禁个什么?所以呢,只要不被靖安司和御史台揪住你结党“营私”、“图谋不法”,或者结党匪类作奸犯科之辈,朝廷不会干涉臣民交往的自由——当然结交外国重要人物除外,官员必须向靖安司报备。

  很多人都想知道魏相公与墨家首领每次见面谈了什么——没有几个人相信这两人真是做学问交流。但事实上,这两位确实在探讨学问,墨平同样是位出色的计然学家,只不过人们说起他时,总是因“墨家首领”而掩去了他其他方面的光辉。

  虽然很多人想知道这两位谈了什么,而这交流的内容必然是在两人对答的土纸中,但没有人傻得去打劫这些土纸。且不提拦路打劫是否成功,单是“打劫宰相”、“打劫墨家首领”引发的后果就是个大.麻烦。更何况,重要内容的土纸必定是在如厕时毁去了。

  总之帝国宰相和墨家社长的相会一直平静,风波不起。

  这日墨平依然很平静的回了家,路上没有任何风波。

  他的家就在西城,距离天一图书楼仅一个坊,是简朴的两进院子,院里栽着十几棵大榆树。这种树在北方很常见,但难解难伐,能成家具的很少,被木匠称为“榆木疙瘩”,后来成了俗语,说人顽固不开窍。但兼爱社墨者的家里都栽着这种树,似乎是一种共同特色。

  院中最老的一棵大榆树已经有上百年了,树荫浓密,即使炎炎夏日在下面也很阴凉。此时树下的凉榻上就坐了一位穿夏布袍子的老人,摇着把白布包边的大蒲扇,看见墨平就吆喝一声,“哎哟你再不回来,我可要坐出老茧了。”

  墨平看见他,点了点头表示招呼,“家里有人生病?”

  他出门的时候,家里人都很健康。

  太医令大国手上门,有何贵干?

  皇甫安存翻了下白眼,“老朋友就不能来看看你?”说着哈哈一声,“当然是,有事的。”

  在墨平面前别耍花枪。

  ……

  两人在树下喝茶。

  墨者的家里都没有仆役,墨平家里只有一个做浆洗并帮厨的钟点工,定时才过来,煎茶待客的事一向是墨平的妻子做,煎好茶就装在一个提梁大陶壶里,两个陶碗,放在竹榻小几上——墨平的大儿子程兼站在旁边倒茶。

  皇甫安存喝着墨家的茶,外面一文钱一碗的粗茶,他喝着也没嫌口的样子,似乎跟自家喝的三十两一饼的上等茶没什么两样——当然是不一样的,只不过这会在他心中,茶水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要说的事。

  这位太医令从屁股底下抽了份本子出来。

  程兼有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墨平粗黑的眉也动了动。

  他们墨家推崇简礼没错,但不是推崇粗俗——这真是五百年杏林世家出来的家主?

  太医令一点也不介意自己的动作,用手拍了拍皮纸本子,“太厚了,我儿子抄了老半天,放我袖袋里都嫌沉,挎个书囊吧又嫌累赘……到了你这就赶紧拿出来压着了。呵呵,别嫌弃了,干净得很,快点看。”

  墨平接过来,翻开后看见题目,那两道粗黑的眉毛就扬了扬。

  他慢慢的看下去。

  他读书一向很慢,不是那种读书快的人,一目十行都能浏览,他是一字一字的看;看过之后,再回头一字一字的看;然后再回头,如是三遍,才算看完一本书。

  皇甫安存知道他的习惯,也不催他,和程兼说着闲话。

  墨平心里默默咀嚼着一些话:

  “公利疾预卫生不是朝廷施予百姓的福利,而是国家的财富。”

  “由于可预防的疾病而死亡的帝国百姓估计每年达二百万人,其中能够预防的疾病的病例数约占三分之一,按人均制造财富计算,这是国家巨大的财富损失。”

  墨平想起魏重润和他交流的《国富论》书稿中,就有类似的观点,当然魏重润不是从医疗角度来说,而是单纯论人口的平均经济价值。

  “大医者,治未病。国家当为大医。”

  “十文钱的预防,就可节省一两金的治疗。”

  “病从口入,饮用水污染,粪便污染是罪魁祸首。改良水井,修建公厕,至少能减少四成的幼儿因腹泻痢疾时疫而死。”

  墨平微微点头,他们墨者县里乡村走得多,知道六七岁以下的孩子死得最多的就是腹泻和痢疾。如果每个县、每个乡村都能建立这样的卫生保健站,有专门培训的医工负责水井清毒,监督粪便处理,能做简单的伤口清毒和急救处理,因为拉肚子和破伤风而死的孩子就不会再有。他们墨者在外行走,每人都要背一个医箱,碰上了就能救一个。但天下县村这么多,他们兼爱社的墨者纵然越来越多,又如何能跟国家的力量相比呢?

  他已经明白了……

  尚书令今日和他讨论的是公利,国家之富和民生之利。

  也是这份《上医疗论事疏》。

  皇甫安存见他合上本子,知道他看完了,立即道:“老墨,你知道,宰执们考虑的,可不是公利。当然,更不是民利——他们可没把自己看作民。”

  “士农工商,都是民。”墨平语调平而慢的说道。

  “呵呵。”皇甫安存摇着蒲扇,好像在摇着头,脸上有着嘲色.

  “在世族心中,他们是士,可不是民。”

  当年高祖皇帝欲废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立科举取士,遭到世族宰执的反对,说:“陛下是与士治天下,不是与民治天下。”——这个士,就是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的门阀士族。

  士族不认为他们是民,庶族才是民。

  士族是皇帝的臣,同时也是与皇帝治天下,统治庶民的卿大夫。

  太宗皇帝以魄力开立科举,少部分寒门读书人得以进入仕途,而在士族眼中,这些新进的“寒门下士”已经脱离了民,是他们统治庶民的执行者。

  再后来高宗皇帝辟帝国共治,以“衣冠文明”定义诠释士族,并以此重新核定订立《士族谱》,世家的观念也由此更新,他们认为世家是与皇族共同统治帝国,而且也是皇族的权力制衡者,遂世家以开放的态度支持科举,有了这条青云之路,庶民中的精英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入到士的阶层,既稳定庶民中的优秀人才,也扩大了统治集团的力量。

  但是,这些没有改变一个根本,甚至加强了世家的定位和认知。

  世家是统治者,不是民。

  墨平还是缓慢又平静的语调,说道:“而今,非以前。”

  有世宗皇帝的大力兴学,不止是科举之途进士,其他有才有技的途径,也可以进士。

  大唐帝国的士,范围对象已经远远不是以前能定义概括,他们是士族;是官员;是文人;是学子;是大唐军队的军士;是有医生资格以上的医者,药士资格以上的药者;是考取了技士技师资格的匠户;是连年诚信经营的商人;是在农耕上做出贡献的农人。

  士农工商,诸民皆有士,诸士皆为民。

  皇甫安存大蒲扇点了点,说道:“对,帝国之内都是民,一曰士民,一曰国民。”

  他伸出一根手指,“这是士民。”

  又伸出另外九根手指,“这是国民。”

  帝国三亿四千多万的人口,士民能占多少?最多一根手指。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国民——也即庶民。

  “民利,在宰执们心中,就是庶民之利。与他们何相干?”

  “相干。保障大唐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帝国的责任。”

  墨平缓慢又平静的说着高宗皇帝《国民诏》的内容,这一条也是《大唐帝国国诰》的内容,是大唐执政不可更改的宪令。

  “哎,说的对极了。”皇甫安存摇着大蒲扇。

  “大唐帝国保障了三亿多庶民百姓得到温饱,没有饥死、冻死者,这是保障国民生存权,是很大的仁政,帝国在尽力做到护民生存的责任,政事堂的每任宰执也都在为无饥饿无冻死这个目标努力。

  “其二,帝国的宰执们也很认真的在推广国民教育。”

  国民最大的发展权是什么?

  问大唐士人,都会说:教育。有知识才能改变人生,这是大唐百姓最宝贵的权利。

  如果说世家宰执秉政没有为国民的发展权努力,户部每年支出的教育经费增长额就能甩出来啪啪打脸。

  皇甫安存也坦然承认,政事堂不管是哪几个世家的宰执当政,教育上都做得很好。

  现在早就不是世家恐惧知识外泄的时代了,那种陈旧的观念已经抛到了历史的河流中,而是转变为了:国民教育出更多的基础人才和技术精英,帝国的技术发展和工业发展才能更加迅猛快速,为帝国和世家的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世家宰执当政都会很积极的推广教育,因为这些在未来都会转变为财富。

  但公利医疗?这只会耗钱,转变什么财富?即使得到一个健康的庶民他创造的财富也远不及国家为此投入的财富。

  皇甫安存说:“世家的宰执们认为,帝国努力在各个州县设置平价售药的惠民药局,又有平价治病和住院治疗的仁爱医馆,已经是在努力做到国家治病救民的责任,纵观大唐帝国之前,有哪个王朝哪个国家能做到这样?”

  至于疾病而死?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

  每年都有病死的人口,但也有新生的人口,帝国人口一直在增长,说明新生的人口比病死的多,这就是健康的,世家宰执不担心军队没有兵源,也不担心国家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为产业创造价值。

  “所以,那什么公利疾预卫生体制,与世家何干?”

  世家的人得了病,肯定是有钱请医的,肯定是有钱吃得起药的;世家住的地方,肯定是环境最干净的;世家喝的水,肯定是没有污染的;世家的五谷轮回之地,肯定是没有脏乱差,不会有粪便污染的危险的……

  那些疾病预防和卫生措施,对大唐的庶民百姓当然是健康和生命的保障,但对世家有什么用呢?

  世家宰执很诚恳的说:“体制庞大,耗费国家财政甚巨,须得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啊。”

  皇甫安存拿腔捏调的复述了政事堂上午堂议的结果,当然不说他的消息渠道,只摇着大蒲扇翻着白眼笑,“所以说,没有为公利的宰执,也没有为民利的宰执,只有为利的宰执。”

  他说的宰执,是指世家的宰执。

  “魏相公一人,独木难支;哦,再加一个邵相公,那也是两木,不成林。”皇甫安存又摇着头,斜眼看着这位有着帝国最大的庶民拥众群的墨家社长。

  墨平拿过耕锄做过匠工的大手在札本上一拍,说道:“好!利民,利国。”

  他说好就是好,不浮夸,也不掩饰隐藏,平平淡淡,真真实实。

  说利民又在利国之前。

  可见民在他心中更重。

  皇甫安存心里落下块石头,哈哈一笑,一巴掌重重拍腿上,“好!——就知道你老墨是真士。”

  墨家之士,侠士,为义趋也,墨士,为道趋也,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皇甫安存知道,墨平一旦认同沈至元的上疏,就算千难万险,也会认真去做,就像院中的老榆树一样,榆木疙瘩,顽固,不改变。

  ……

  程兼代父亲送太医令,回头入屋关上门,走到院中大榆树下,对父亲说道:“皇甫伯父的目的,五分为公利,五分为私利。”

  他不说应该、大概这样的词,以作谦虚或回转,因为父亲从小教育他们:不矫饰,不伪饰,一即一,二即二,说错了也是小事;矫饰,伪饰,才是大事。

  他心中认为,太医令是为了这个大体制有利于以医道传家的安定皇甫氏大展拳脚,建立更大功绩,使家族更上一层楼,所以极力支持,并亲自过来游说父亲,以图墨家支持。而作为一个有医德的医者,太医令对于看不起病的百姓是有慈悲怜悯心的,真心希望朝廷能实施这个疾病预防和卫生体制,帮助这些百姓。所以程兼说:五分为公,六分为私。

  墨平说道:“公心未必出善果,私心未必无善利。”

  有好心的未必办成好事;心怀私心的,其结果未必不能有利他人。

  墨者做事,重心重意,但更重结果。

  不论构建这个体制的沈至元用心是否纯善,也不论魏重润、皇甫安存这些支持者用心为何,有几分是自公心民利,但只要结果有利于天下普通民众,那就去做!

  他们墨者不怕被人利用,只要被利用得有价值。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君朝西的兰陵风流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