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播种与收获时间时辛寿头秃的画了一张图,将兖州境内每种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时间绘入其中,一边腹诽自己学完加入农家一边看着自己画的图,眉头很快蹙起,抬头对教自己农业知识的农家弟子道:“不对呀。”
“哪不对?”
“哪都不对。”
“怎么这么多牧草和菜蔬?”辛寿道。“菜蔬不顶肚子,牧草虽然能喂牲畜,但同样的土地种粮食比种牧草养牲畜获得的食物更多。”
“哪有多?”先生指了指辛寿画的图。“你自己看看,是不是每次种完黍粟麦后才会种一茬菜蔬与牧草?”
辛寿瞧了瞧,点头。“是啊?怎么了?”
“种的牧草都是能增加土地肥力的品种,你也知粮食要吸收地力才能生长,但地力有限,连着种植必定会导致地力贫瘠,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少。古早时候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休耕,今岁种这块地,明岁种那块地。”
“那也太浪费土地了。”
“是啊,所以为了不浪费土地,祖先想到了轮作的法子,种完粮食后在地里种植对地力消耗小或是能增加地力的菜蔬与牧草,即便是不种粮食时也能收一点食物。到了如今,佐以肥水与垄耕,土地更是不必休息,每岁都能耕作,而地力增加,粮食的亩产也增加了。”
“那应该收获很多呀,怎么我从玉宫这一路回来看到的农人都挺....”辛寿努力搜刮脑子里为数不多的词汇。“又瘦又黑又脏,我问过,他们十天半个月才沐浴一次。”
她不论是在父母身边还是连山城,每日都要沐浴,洗得香喷喷的,乍听到有人十天半个月才沐浴一次,还是洗的凉水,冬季时干脆不沐浴,整个人都惊呆了。
先生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们应该过得很好?”虽然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但农人的生活水平只比没有土地也没有工作的流民好点,辛寿的认知有些奇怪呀。
辛寿闻言掰着指头给先生算了起来。“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兖州的话,根据你们告诉我的,农耕一般是六岁一个周期,种宿麦,生长期140天左右,秋种夏收,上田亩产两百二十斤左右,中田亩产百三四十斤,下田亩产七八十斤左右。宿麦还没熟时会在垄里种菽,七八十天左右收获,亩产在七八十斤,之后种一茬苜蓿恢复地力,但苜蓿能收鲜草三千斤左右,之后是小麦与菽一起种,两个加起来的产量大概..之后再种莱菔或甘蓝....再种龙伯草....”
辛寿说到最后有些记不住,取了简牍与笔写起来。
人族现有的农作物非常丰富,只是经常食用的便是一二十种,根据种植周期不同又有不同的品种。
小麦有秋种夏收,生长周期一百四五十天的宿麦与春种秋收,生长周期为百日的小麦之别。
甘荀若不考虑留种,四五个月就能收获,亩产两三百斤左右。
葫芦是传统作物,四个月左右的生长周期,亩产保底一百三四十斤左右。
莱菔也是传统作物,根据播种时间有春秋冬三个品种,平均亩产一百五六十斤。
粟的亩产是一百四五十斤。
黍的亩产七八十斤。
菘菜亩产四五百斤。
龙伯草、韭、甘蓝、辣角、姜、藕、橡、柰、球葱、大葱、栗、蒜、冬瓜、苦瓜、葑....这些作物的播种时间、收获时间、种植周期或多或少有差异,因此人族的农人在种植时会很好的这一点。
分给农人的份地虽然上田中田下田混杂,但总数绝对不会低于八十亩(分给农人的份地少于八十亩,当地官吏会被辛筝杀掉),毫无疑问,一名农人正常情况下耕不完这么多地,理论上大部分地只能荒着,但实际上这些土地都会被利用起来。
人耕的效率很慢,而靠牛自身的繁衍又太慢,因此人族从辛筝时代便一直从羽国与龙伯薅牛,薅得牛肉几乎从两族食谱上退出。
有了耕牛,配上更好的农具,耕作效率翻的不止一倍。
当然,耕牛比马大爷要好养,却也只是好那么一点,牛每日食用鲜草半石或干草半钧。
养马不容易,养牛亦然。
上哪找那么多草料?人族又不是龙伯与羽国,北方龙伯的疆域最不缺的就是草场,羽国境内草场虽然不多,架不住羽国主食特殊,是乔木作物,可以在蜜树树底下与间隙种草,放养牛羊。
人口冠绝所有种族是人族的优势,也是短处,土地不够,种粮还来不及,农人哪舍得用来种草,因而寻常农家即便养牛,养一头便差不多,多了也养不起。也就苜蓿、甜象草、龙伯草产量高,又能增加地力,不然农人再重视牛也没法让牛吃得太好。
辛筝不太能接受这种情况,上面有这个意向,底下人自然绞尽脑汁想办法,希望能入辛筝的眼,还真有人想到了法子。
修建道路水利与筑城用畜力可以省不少事,这部分畜力尽量用牛,农忙时将牛租给氓庶用于耕地,农闲时再还回来,而氓庶租牛的酬劳是牛吃的干草,这些干草在农闲时给牛吃,省了官方自己买草料。
牛拉的公共大车与私人牛车的兴起也有台城的政策鼓励,代价是这些拉车的牛在农忙时要租给氓庶用于种地。
人族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耕牛的数量,除了最底层与特别犄角旮沓的地方,不然各地农忙时田野里全是牛。
一头耕牛每日能耕地两亩,若有四五头耕牛,农人甚至能在春种时一口气耕作八十亩田地。
当然,帝国的耕牛还没奢侈到人均四五头牛,因而农人会在牛耕效率的基础上将土地分成若干块,以六年为一周期耕作,一块地播种或收割时另一块地可以暂时放着不管,或是需要做的事情很少,半大孩子也能应对。
这一周期里差不多将十几种作物都种一到两三遍,个别如宿麦与菽分别种四茬与六茬,地里少有歇息时却又不会榨干地力,平均下来每亩地一年....辛寿掰着指头算了半天,一年能收麦百十斤、菘菜百斤、韭菜一百斤、苜蓿与龙伯草约一千斤、黍二十余斤、粟六十余斤、葑....
算完一亩地一年的平均出息,辛寿又算一个人一年要吃多少食物,不同智慧物种维持生存每日需要摄入的食物不同,已知摄食量最大的种族是龙伯与古妖,倒数第一是无相,吃不吃东西都死不了。
人族与不知道算动物还是植物的无启并列第二,一名成年人族只食用粮食,每日至少要摄入十一两粮食才能维持生存,即便是习武之人每日也不过食粮两斤左右。不论怎么算,一名农人种地的产出都远远超过自身所需,不应该那么穷。
先生听得一脸无语。“人活着并非只有吃饭这一支出,农人买盐需要花钱,农具要修补要更换也要花钱,买匹布裁一身新衣需要花钱,人和耕牛病了寻医问药需要花钱,过节时宰肉加餐需要钱,屋舍翻新、子嗣长大成家需要花钱,缴税倒是不需要钱,但要缴纳粮食,购买粪肥需要钱....幼崽读书需要钱,官序虽然管吃管住管穿,但那是有前提的,你的成绩必定达到它规定的标准,能一钱不花的读完十载小学五载大学的崽,三五千名稚童中才有那么一个,大部分幼崽会在十五载中的某一轮考核中因为成绩不够而被淘汰,但被淘汰的崽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再接受教育,只是教育开销不再由国库负责,需家庭自己负担,转去私人学塾读书需要钱做为束脩,官序虽然不收钱,但官序是先王用来收走氓庶手中粮食的一个手段,因此只收粮食做为束脩...林林总总,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钱从哪来?用粮食换来。”
先生拿过简牍与笔为辛寿计算了连山郡最常见的五口农户之家一年的收支。
“五口之家,三名冠者,一名总角,一名垂髫,有田地三百二十亩,其中麻田桑田....有鸡四只,一公三母....”
“怎么这么点鸡?”
“鸡食粮,没那么多粮食养鸡,四只鸡足以。”
“那鸡下了蛋孵出鸡雏怎么办?”
“卖掉换盐”
“哦。”
“一只母鸡一岁产鸡子百二十到百五十枚,但养禽畜有风险,很难一只都不死,要么死一两只要么全死,买新的养到下蛋又需要时间,取个保守值,一岁收获鸡子两百七十枚。鸡子是幼崽补充营养的重要食物,食肆食堂很多菜肴也需要鸡子做为食材,因此有专门的货人跑乡里收鸡子,收鸡子的价格为....”
“两百七十枚?我每日朝食都要食蛋羹,一碗蛋羹要用两枚鸡子,两百七十枚便是一百三十五碗蛋羹,都不够我吃一岁。”
“也有农人不养别的禽畜,只养鸡,养二三十只鸡产卵,每岁产鸡子三四千枚,市面上的鸡子大多来自此类农人。”
辛寿掰着指头算了算也没算出三四千枚鸡子够自己吃多久,只能道:“这样啊,明白了,那除了鸡还养什么?”
“牛一头,多为母牛,羊五六只,四母或一公两公,你想问为什么养这么多羊?”
辛寿点头如捣蒜。“嗯嗯,我记得羊很能吃。”跟羊一比,鸡的食量真不咋样。
“羊的食量虽大,却只食草,不与人抢食,最重要的是车行拉车用的多为牛,公共大车更是清一色的牛,牛的食量你方才算过。农忙时牛的伙食由农人负责,但平时仍是车行自己负责,小的车行有数十头牛,大的车行有数百头牛,每日车行喂牛的草料少则数十石多则数百石,皆自农人手中购买。虽然草料的价格很低,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且积少成多,价值一些牧草有加快地力恢复的作用,因而农人会种植苜蓿与龙伯草以及一些叶菜牧草出售给车行。但车行并不能吃下所有农户的牧草,余下的牧草农户会选择养几只羊。”m.XiaoShuo530.Com
“为何是羊?牛不是比羊更有用吗?”
“牛的确比羊更与用,但牛犊长大需两三岁,产犊也很慢,三岁能生两胎都值得官府嘉奖养虞人,一胎只生一犊。牲畜又易病,一个不慎牛犊病死,损失会大到寻常农人心碎,须知便是刚生的牛犊也需九百到一千三百钱,何况牛犊养着也需要花费大量金钱与精力。因而家里养一头牛便足矣,农忙时普遍的共耕农作之故,里聚的牛多是集中起来套大犁,一般够用,不够用也可以向官方与车行租几日牛。而在不需要更多牛时,养羊最划算,一岁左右便可长成大羊,普遍一岁两胎,也有两岁三胎,每台产羔三五只。羊乳可以卖给神庙喂幼崽,或是卖给酒坊酿酒,实在不行也可以自家充饥,而母羊产的羊羔可以直接卖掉也可以养大再卖给食肆,都是钱。”
辛寿哦了声。
“狗三只。”
“养那么多狗?”
“狗不挑食,什么都吃,还会自己找食,最重要的是长得快,一岁两三胎,每胎五到七只。”
“狗肉没羊肉好吃。”
“比羊肉易得就行。”
“可农人养的是家犬吧?”辛寿道。
狗有猎犬、家犬、食犬之别,她记得家犬是不能吃的,而乡野农人养狗多为看家护院,元洲虽不似别的大陆一般怪兽满地跑,但寻常豺狼虎豹一点都不罕见,只要不是穷得没辙,乡野人家都会养一两只狗。
“仓廪实而知礼节。”
“听不懂。”
“耕牛也是人的重要帮手,但耕牛老了干不动活时也会被宰杀食肉,你为什么认为食犬能例外?”
“我听周围人说的。”
“只有不需要为一日两餐犯愁的人才会不吃家犬,毕竟,当你肚子很饿,又没别的选择时,不论你面前的食物是什么你都会吃。”
辛寿恍然。
“鹅一对。”
辛寿无意识的摸了摸屁股。“鹅好像很能吃。”
“鹅是杂食动物,但主食是草料。”
辛寿懂了。
“豚一头。”
“豚那么多肉居然只养一头?”
“农家豚至少一岁半才能出栏,吃得还多,不如养狗与养羊风险小。”
“可肉铺里的豚肉很便宜。”
“哦,那是因为鸡豚狗彘,不加香料,豚肉最难吃,而加香料...香料是奢侈品,吃得起的人不多。另一方面豚身上的肉量很多,便有专门的牧户在不能种粮食的郊野与山林牧豚,放牧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头的豚群,蔚为壮观,改天有空带你去瞧瞧。还有一些牧户圈养豚,用专门的饲料喂豚,豚长得快,一般十到十二个月便能出栏,肉也没那么难吃,赚是真的赚,岁入少则两三万钱多则数十万钱。但这种需要深厚的兽医知识或者重金聘请兽医随时待命,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没有万一,而一旦发生万一就得赔得倾家荡产,寻常农人没有本钱赚这个钱,因而寻常农人养一头两头豚便差不多。”
“还有比较特殊的养鱼,帝国最近几百载的气候....”先生微微叹息。“跟有病似的,为了活命,每个里聚都会开凿蓄水的池泽以备不时之需,为了浇灌也会修渠,池泽与渠平时闲着也是闲着,会被用于养殖鱼鳖,也有养珠的,但不多,珍珠这行业谁都干不过海国。池泽属于里聚集体所有,每岁捞的鱼鳖会换成钱家家户户分一份。”
“织机一架....”
先生一笔一笔计算,养禽畜水产所得,种粮食所得,种牧草种葡萄种葫种瓜种葱姜蒜韭葑菘菜种桑麻竹等作物所得,酿酒所得,养蚕织布所得,农闲时做工与做小贩所得。人族农人的收入来源非常广,种地只是进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副业,计算起来甚为麻烦,终于算出总得收益再算各项支出,相减,得出余钱。
“一岁余万四千钱,这么少。”辛寿惊呆了。
先生无言的看着辛寿。
辛寿不解:“我说错了吗?”
“你是以谁为标准觉得万四千钱很少?”
“阿母啊,她一岁光俸禄就有八万一千钱,每季发俸禄时都会扛回一大箱子钱。”辛寿对无忧的俸禄很有印像。“怎么花都花不完,得费事的换成金铢攒起来,攒银毫和铜钱量太大,不好藏,也容易被贼偷。”
为了省事,辛筝在位中后期时给官吏们发俸禄与补贴便不再发粮食,近千万人的俸禄,哪怕只一部分是以粮食发放需要调动的粮食数量也甚为惊人,更别提运粮路上的损耗,因此辛筝以盐、布与铜钱发俸禄。
赭继位后为了进一步省事,将发给官吏的两铢铜锱与三铢大钱全都换成了银毫与三铢大钱,其实更想发金铢玉钱,更省事,但金铢发行量不够,玉钱是在官员告老还乡时奖励其一生恪尽职守的养老钱,数量同样少,退而求其次用银毫用三铢钱。
然即便全是银毫,每季两万钱也得两百枚银毫,用袋子根本装不下,辛寿每次领俸禄都要搬箱子。
“你用一个郡司法和一户寻常农人比收入多寡?”
“怎么了?”辛寿不解。
“官吏的收入虽非所有职业中最高的,却是高收入职业中最稳定的,只要自己不想不开以身试法,每岁的俸禄与补贴雷打不动的发放,旱涝保收。更别提你阿母干了近二十载,除了基本的俸禄与补贴,官吏每两岁会在原本的基础上增俸禄补贴,以你阿母为例,每岁涨的东西中钱的部分便少则两千钱,多则七八千钱,若再算上绫罗绸缎、盐、肉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对了,你母亲是郡级官员,还有缂丝,不过缂丝数量除非升职,否则不会增加,增加的只是绫罗绸缎与盐、肉。”先生为辛寿算了算无忧的工作收入,钱与非钱的部分全部折算成钱,一年顶连山郡五口农户之家十七八年的收益。
凭心而论,无忧的收入有点高,在辛筝时代很少有郡司法能达到这份收益,辛筝杀人杀得过于凶残,就算会根据工龄增长而增加俸禄,人也得能活到涨薪。
辛筝时代,不算吏,只算官,十名至少六名会在出仕十五年内被辛筝砍头,剩下四名又会有三名会在出仕三十年内被辛筝砍头,活到平安告老者十不足一。
大概是能活到平安告老的官太少,被砍头的官又绕不开贪污,因此辛筝杀了人还会附赠抄家服务,不仅能回收不少钱,还会经常赚一笔。因而辛筝给平安告老者的养老钱特别大方,少则七八枚玉钱,多则一两百枚玉钱,而一枚玉钱值十万铜锱。
无忧赶上了好时候,赭不似辛筝那般拿杀人当寻常,继位后虽然搞了两拨大清洗,搞掉大量官员,但无忧是先王的王嗣,两拨大清洗都避开了她,出仕十五载,一路顺风顺水的升职加薪,这才有了这份即便在同级官员中也鹤立鸡群的收入,普通郡级官员岁收入也就相当寻常农人十三四载的收益。
不过钱怎么花都花不完,先生思忖就算无忧碰上的是辛筝那款君王,她也一定能活到平安告老,还是能拿到最高级别养老钱那种。
辛筝虽然残暴,但她发俸禄都是按时且足额,绝不拖欠。给官的待遇非常好,哪怕天天大鱼大肉,俸禄也够吃用十辈子不止。但人性很难说得清,赚得越多花得也越多,钱越多越不够花,手中又有权力,不可避免的走上权力变现的道路。
一个连俸禄都花不完的官员足以证明是个老实人且家庭正常——辛筝眼中的正常是官员的并不会在配偶及父母子女四肢健全有劳动能力时白养着配偶与父母子女,都有各自的工作与收入,而非每天闲得没事除了花钱就是花钱,花的还不是自己的钱。虽然花亲人的钱也没什么,赚钱的人也乐意给亲人花钱是个人的事,但不用劳动就有钱花,花钱根本不会心疼,消费必定与日俱增,最终超出官员的正常收入,花钱的人却不会因此就不再向亲人索取钱财。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官员年轻时的面貌怎么看都不会死,最后却上了刑场的原因,然辛筝不管别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走上歪路,要讨论有的没的道德与人性也得先将人杀了。——正是辛筝喜欢的品种,很难说辛筝对这类官员的喜爱是因为这类官员很少给她制造麻烦还是因为平时杀人杀得厌倦,对于不容易被杀的不免另眼相待。
先生拉回脑中跑远的思绪。“总之,官吏与农人的收入不是一回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较。说回农人,万四千钱是连山郡大部分农人的收入,因为连山郡经过连山郡数千载的经营,道路与水利都极为发达,地里粮食收得多,农人养了禽畜拿到城邑中售卖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连山氏预测气候很准,别人预测天气十次八不中,连山氏十次中八次,农人在连山氏的指导下耕作。根据气候变化种植对应的作物,收入也会很稳定,前段时间郡里的农人带着自家养的菜蔬禽畜献给连山氏也是因此,连山郡与邻近几郡每岁都会给我们送菜蔬与肉食,这是祖先留下的规矩,不能白给人预测天气,但也不能收钱,只可以收能食用的东西做为酬劳,族里从来都不缺肉食菜蔬亦是因此。”
辛寿哦了声,她就说连山城的神裔氏族有二十万,其中老人与幼崽都是公中出钱养着,怎么不仅没短过吃食,伙食油水格外足。
“但这只是连山郡这一带,出了连山郡,大部分五口农户之家每岁余钱七千钱便差不多了。”
辛寿被这惨烈的对比惊到了。
先生继续道:“其实七千钱并不少,你若搁旧时代,寻常农户一岁能赚一千钱都算我输,而且一户农户一岁的开销也没七千钱。”
“那怎么还那么穷?”
“余钱是用来以防万一的,农人会在家囤着够一家人食用一到三岁的粮食,这些粮食便包括在七千钱的收入中。”
“哪来那么多粮食?”
“地里种的。”
“可粮食都囤起来了,平时吃什么?”
“那可就多了,莱菔甘荀葑葱蒜姜韭菘菜笋葫冬瓜乳酒....很多很杂。”
“吃得饱吗?”
“只吃这些自然吃不饱,但与粮食一同食用还是可以吃饱,而且有大量佐食,一名农人每岁食用的粮食也可以减少到一两百斤。”
“可不好吃啊,偶尔吃还行,天天吃,大量的吃谁受得了?家里还囤着粮食,谁忍得住?”
“氓庶受得了,而且也没那么难吃。”
“菜蔬怎么可能不难吃?”
“你可知帝国每次办全国庖人大赛要花多少钱?”
“一两百万钱吧。”辛寿不太确定的回答,各级比赛的胜者都有奖金拿,最低的城级比赛头名只三四千钱,最终的决赛头名则有三十万钱奖金。
“奖金差不多如此,但比赛除了要给赢家的奖金还要很多杂七杂八的开销,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赛下来,林林总总的开销至少七八十万万钱。”
“国库怎么没破产?”辛寿记得庖人大赛只是帝国举办的众多比赛之一。
“这我倒不知,但帝国现在都没放弃,想来是没破产。但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觉得帝都的王与公卿们为何要花这么多钱办庖人比赛?”
“为什么?”
“比赛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庖人用的食材越普通越廉价,会有额外的加分。”
辛寿茫然的看着先生。
“帝国在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全国的庖人如何用这些食材做出更好吃的食物,非粮食的食材变得可口,但人的胃容量未变,吃的非粮食食材多了,吃的粮食自然会少。”
“这样啊,懂了,可囤那么多粮食做什么?粮食放久了味道不好吃,还会发霉不能再吃。”
“被气候给逼得呗。”先生叹息。
辛寿不明白。
先生遂翻出帝国最近两百年各地遭灾的统计档案。
大部分内容辛寿都看不懂,但有一点她还是看得出来,帝国每年都有天灾,还不止一地。仅受灾范围不低于一郡之地的灾害,少则七八地,多则十数地,让人深深好奇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灾荒是家常便饭,粮食不囤得多一些,睡不踏实,同样的,即便每岁余钱万,动不动便遭灾,攒的钱再多也得穷。”
“既然这样,遭灾时怎么活下来的?这也太多了,莫说岁入七千钱,便是七万钱也禁不住这么倒霉。”
“哦,每逢遭灾,粮食减产,官府便会大兴土木,雇佣农人兴修道路水利,地里的收成毁了,但人还可以靠给官府做工赚取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资。”
“活着真不容易。”
先生道。“所以你很重要呀。”
辛寿没反应过来。
先生解释道:“你可以看到未来,包括气候变化,而灾害普遍与气候有关,雨水多了,欠收,雨水少了,还是欠收。”
“但雨水下多下少并不会因为我提前看到便正常。”
“但提前知道可以提前做准备,雨水少可以提前通过水利蓄水,不下雨时用水库中存着的水,雨水多也可以提前做好防洪措施,让水流向荒芜的地方。凡人在天地伟力面前渺小如蝼蚁,无法让天灾不来,也无法让灾难不带来损失,更无法令气候四时风调雨顺,但我们可以让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再减少,减少的每一分损失都能让更多人活下去,让更少的人饿死。”
“帝国还有人饿死?”
“有啊。”
“我没见过。”
“你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须知世界无穷大,而人的眼睛只能见一隅。”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为您提供大神都广建木的孰能不朽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